校友光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友光华 / 校友光华

任小龙:笃志而体,君子也

发布时间:2020-10-06 16:37:00    阅读量:

【字体:        】    


任小龙是4556银河国际app公共卫生学院88级预防医学本科的学生,93年毕业离校。毕业26载,时光让他从一个意气风发少年郎变成一名成熟稳重的医师,成就了一个笃志而体的真君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若说路开始的地方,大多数人自然想到的当是那纸录取通知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忆似水青春,88年高考期间,任小龙高烧不退,本以为高考失利,却阴差阳错,来到了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任小龙回忆,本科期间“教学条件远没有现在这样优越,学生的主动性差,多数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并不多,也没有很好的科研资源,但当时的公共卫生学院,师资力量相当不错,再加上预防医学需要做专题毕业,就正好给了我们接触老师们交流学习的机会”。王玉教授、白亚娜教授、丁国武教授,都让他记忆深刻,“还有朱玉真教授,记忆中她总是充满活力,带领同学们参加大学生文艺汇演,斩获大小不少奖项。”正是与其他专业培养要求的不同,正是在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探索的萌芽在任小龙心底悄悄扎了根,为后来更高阶段的学习进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的校园学习风气甚是浓郁,没课的时候,任小龙就潜心于自己喜欢的方面,所谓“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正是善于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收获勤劳的硕果。那时的任小龙喜欢学外语,每周的英语角令他记忆深刻。“就在公卫楼和基础楼之间的那条路边,我们常常聚集着读外语,还有兰大本部,那里有国际交流的学生,偶尔也跟他们对话聊天。”任小龙回忆道,“学英语于我而言,是爱好,现在看来,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之后的做科研写文章、发表第一篇SCI论文、博士论文入选全军优博候选提名、2005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励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参加世界超声联合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对英语坚持不懈的热爱与学习。任小龙还担任过当时卫生系的学生会主席,经常组织同学参与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在学校中小有名气,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

任小龙说,那时的学习方式比较实在、单纯,读书读的是纸质书,听英语用的是磁带,学生基本每个都有一个收音机,闲暇时间听新闻、听小说。面对当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建议当代大学生应该多读纸质书,要务实、要专心,要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光阴。中国当代大儒范曾说:“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造就天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兰大人,当自强不息。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其实我认为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需求,当我觉得需要学习了,那我就去学习。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去学,该做事时我也能踏踏实实做。”这是任小龙对待学习与工作的态度。

本科毕业后,任小龙并没有直接读研,而是在市医院做起了超声影像的工作,当被问到为什么转而从事临床工作时,他说:“医学的模式在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模式也在发展,公共卫生是一个宏观的体系,在根本上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但与我而言,我更适合与病人交流,我认为我是根据我自身的特点选择我的方向。”事实证明,他真的很了解自己,对于超声影像浓浓的兴趣与热爱使他在工作上得心应手,5年后,已获得主治医师职称,随着影像学前沿技术的发展,任小龙钻研的也越来越深入,“我渐渐的在专业上有了方向,于是觉得我该读书了。”

2000年,任小龙考入兰州医学院病理学研究所,拜入兰州医学院副院长、病理学教授朱任之门下,研究方向是与肿瘤相关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朱老师对我的指导教育非常重要,我的科研思维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至今不胜感激,不敢忘怀”。在朱任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任小龙的成果陆续出现在《中华实验外科》《中华肿瘤》和国外医学系列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期刊上。

研究生毕业不久,任小龙又有了读博的想法 。“关于读博,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去更高的平台了,选择最知名的导师。”顺利考上第四军医大学后,他开始潜心于科学研究。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韩愈在《师说》里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能做到主动学习的人,很少,遇到困惑再去学习的人,很少,大多数人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困而不学”。任小龙属于少数人,所以学艺精湛,收获颇丰。他的话,他的经历,告诫每一位学子:“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图 2 指导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性超声工作

碧血丹心,如金如锡

2016年9月20日,中国第20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医疗分队第一梯队100名官兵,从银川河东机场出征,飞赴刚果(金)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医疗分队43人来自兰州总医院(现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当时的任小龙由于工作原因,并没有在列,但没过多久,一位出征的医务工作者因突发疾病不得不遣返回国,这时,医院急需一位经验丰富,外语水平高的医务工作者单独前往刚果(金)驻地执行任务,于是,临危受命的任小龙踏上前往刚果(金)的路。

图 3 参加联合国授勋仪式

中国二级医院部署在刚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市,位于刚果(金)东部边境山区,2003年,根据联合国和我国政府关于向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提供资源的谅解备忘录,我国向刚果(金)派出第一批医疗分队,组建了中国二级医院。时至今日,中国已累计向刚果(金)派出22批维和医疗分队。经过16年,共19批医疗分队的改扩建,形成了目前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医疗机构,中国维和医疗分队队员为联刚稳定团南基伍旅任务区内14个国家的6600余名维和人员提供医疗保障。16年来,虽然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打造出了享誉联刚稳定团的“金字招牌”。

任小龙说:“其实维和期间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神秘,大多是当地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在这里,本科的专业知识得到发挥。”在他看来,就是像往常一样进行医疗服务,深有感触的反倒是深知和平的重要性。2016年,正值刚果(金)总统任期临近,历史遗留的问题,几百个党派争斗不断,时时有动乱爆发。医院的是全封闭的,所有医疗队的工作人员都不允许外出,“我们平常的活动就是围着院子散步,营区院子最大一圈,我量过,205步。”任小龙回忆:“一开始,我们只能用当地的电话卡,才勉强和家人通电话,后来能买到卢旺达那里中国公司的电话卡,有3G网络了,就能和家人打视频电话了。在那样封闭的环境,人的情绪是极端的,心理也变得脆弱。”

由于连年动乱,当地的基础设施很差,每逢雨季,道路泥泞,部队的车十公里的路可以走半个小时,医疗卫生设施更是匮乏,登革热、疟疾、黄热病、埃博拉等传染病高发。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雨季更是疟疾的高发期,对任务区的维和官兵来说,中国二级医院就是他们的保护神,任小龙与其它医疗分队的队员们,除了救治疟疾,还主动联系任务区的友军,走进营区开展疟疾防治讲座,指导消、杀、灭蚊工作,有效提高人群的防疟能力,本科阶段的预防医学知识在这里派上大用途。此外,也偶尔应对当地居民和工人遇到的突发疾病情况,任小龙提到,“当地有所孤儿院,我们也定期帮扶,主要是送去一些健康物资和食物。”

图 4 和当地孤儿院的孩子们在一起

柏拉图曾说过:“只有死亡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战争从未离我们远去,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戴着蓝盔的战士是在更大的尺度上为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国家构筑了一道属于世界的安全线。他们是中国名片,替生活在战乱国家里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线。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千千万万的维和战士,和任小龙一样,大义凛然如金珍,碧血丹心似金坚。

校友简介:

任小龙,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原兰州军区总医院)超声科副主任,美国德雷赛尔大学、托马斯杰斐逊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超声介入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委员会腹部学组全国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委员会、介入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超声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肿瘤介入委员会全国委员,甘肃省超声医师协会副会长,甘肃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主持完成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博士论文入选全军优博候选提名,2005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励并代表中华医学会参加世界超声联合大会并发言,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及慈善组织翻译。